涟源市环保局 李定秋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左传》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发荒山野林,艰苦创业。
26年前,习总书记在闽东担任地委书记时,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句名言告诫闽东的干部群众,凭着“筚路蓝缕” 的创业精神,开创出了闽东青山绿水的林业发展的崭新局面。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2015年春节团拜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我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经典名言,可见这句名言对于我们今天艰苦创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的意义。特别当前我们大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全国上下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更需要战斗在环保一线的环保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筚路蓝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古人的格言,都反映出中华民族是一个艰苦奋斗的民族。
“筚路蓝缕”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 的时代精神。弘扬“筚路蓝缕”精神是环保人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筚路蓝缕”是一种革故鼎新、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26年前,习总书记主政闵东,面对闽东的“困境”,在那个以发展、效益见“英雄”的年代,习近平独树一帜,大胆创新,鲜明地提出“闽东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山,兴旺在于林”,并将林业发展作为闽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正是习总书记的这一“筚路蓝缕”的创举,成就了今天闽东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壮美画卷。
我们环保人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的种种困境,要凭着“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的勇气,大胆开拓创新。今年我们涟源市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环保管理的新路子,率先推出了环保综合管理的新举措。成立了高规格的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出台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明确了全市35个单位和乡镇办事处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强化监督考核。首次制定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并实行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 环保工作新举措的推出,凝聚了全市上下向污染宣战的合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涟源环保人发扬“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在环保体制机制改革上,迈出了创新涟源环保工作的可喜一步。
“筚路蓝缕”重在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今年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的开启之年,涟源环保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克难而为,以最严的执法解决环境问题,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依法查处和打击,环境监管执法取得新的突破:13家企业被责令停止了违法排污,8家企业被责令限期治理,对拒不改正环境违法行为的4名企业负责人向公安部门进行了移送拘留,取缔关闭小造纸、非法采砂、养殖场等严重水污染企业10家。
“筚路蓝缕”是一种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艰苦创业精神。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我们涟源,30多年来发展煤炭经济遗留的污染问题,发展畜牧业存在的污染问题,治污重点项目资金严重短缺问题、减排目标任务压力巨大等等问题,在诸多困难面前,要实现“蓝天碧水美丽涟源”美好梦想,我们涟源环保人不能不为之顽强拼搏,不能不为之艰苦奋斗。
“筚路蓝缕”是环保人成就环保事业的必由之路;“筚路蓝缕”是环保人磨练意志的重要途径;“筚路蓝缕”是环保人乐观向上的精神支柱;“筚路蓝缕”是拒腐防变的根本保证。习总书记已将“筚路蓝缕”镌刻在国门上,我们涟源环保人要“筚路蓝缕”,为“碧水蓝天美丽涟源”砥砺奋进、锲而不舍,做出应尽的贡献。
来源: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