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常委学习中心组学习

“夕阳红”志愿者冒雨疏导交通

文明劝导员开展志愿服务

市委宣传部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诗歌朗诵大会
2015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致力大建设、大发展、大稳定,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三贴近”,为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理论学习常抓不懈
精心组织系列理论宣讲。重点开展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新环保法,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专题宣讲,全年共开展集中宣讲200余场次。4-8月,与市司法局、市妇联联合组成30余人的宣讲小分队,深入村组、企业、学校开展“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宣讲共300余次。从4月开始,在全市广泛开展“学讲话、用讲话”征文宣传活动,目前已在全市征集各类“学讲话、用讲话”心得体会文章500余篇,择优向娄底市委宣传部和市级有关媒体上报30余篇。
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市委常委学习中心组全年共集中学习22次,重点学习了“深化改革”、“当前军事斗争新形势”、“三严三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电子商务”、“廉政党课”等专题。参加了娄底市委宣传部、娄底社科联组织的“对接大长沙,推进转型发展”的征文研讨活动,市委书记谢学龙撰写的论文《对接大长沙,促进大发展》获一等奖。同时,严格督查全市周一下午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情况,确保学习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积极举办理论业务培训。举办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训班,特邀《湖南日报》编委、编辑出版中心主任杨又华,娄底市委讲师团主任谭清华,娄底市委外宣办主任王卫光前来授课,来自市直各单位、各乡镇的230余名宣传新闻工作者参加学习。
文明创建深入推进
全力统筹文明创建工作。4月底,我市召开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了创文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以城带乡,全面推进”的创文工作新思路。11月份,顺利通过全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我市更高层次的创建目标,提出了“358”创建计划,即经过3年努力,到2018年成功创建湖南省园林城市;经过5年努力,到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同年续创湖南省文明城市,力争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经过8年努力,到2023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同时,全力配合娄底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及时将任务落实到乡镇办事处和主要职能部门。
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开展“夕阳红”志愿服务活动和红绿灯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在全市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认领微心愿,温暖身边人”系列志愿服务。各级文明单位、联点帮扶单位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结合群众工作日、结对帮扶等活动,积极进村进社区开展微心愿征集和圆梦行动。
大力倡导崇德尚善风气。深入部署开展道德讲堂建设。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紧密结合文明创建工作任务,将道德讲堂向乡村、学校、企业推进。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清明节,涟源一中举办了“缅怀革命先辈聂昭良”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市工贸中专3000师生缅怀上将李聚奎。积极推介肖光盛和廖群洪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候选人参加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在娄底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人物”推荐中,推介上报了义务照顾老红军遗孀的退休干部李树荣、坚定创业理想的青年王楚希等6位先进人物。开展涟源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年终将评选一批道德模范并报娄底市参选。
舆论引导健康向上
本级媒体有创新。市内各媒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开展重点报道。精心组织策划了“新常态、新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碧水蓝天·美丽涟源”、“理论与学习”等一系列重大阶段性、战役性宣传活动,做好了重大活动、重点项目建设等的宣传报道工作。开通“涟源在线”微信公众平台,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扩大。
对上报道有影响。认真组织筹划了一系列重大对外宣传活动,相继在中央省市等各大权威媒体播出或刊载。如:在CCTV13播出《走基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谭晶凡:我不能成为家里的负担》;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图片新闻“湖南涟源:晚稻丰收,颗粒归仓”;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推出《湖南好人:欧阳花萼-培育企业家》,播出时长11分28秒,《燃烧的火把·国立师范学院》;湖南经视播放《市井发现:湘中尝新节》;湖南红网刊载《抗战专题:最后的胜利》;娄底新闻联播连续多期播出《逛新村、享幸福》、“重点项目巡礼”等专题,以及正在积极开展的“回眸十二五”等主题宣传报道。12月份,在湖南省第四届“最美湖乡”网络行活动中,人民网、凤凰网、华声在线、齐鲁网等20余家中央、省级媒体一行走访我市三甲古村落群,三甲村获评“湖南最具发展潜力古村落”。去年,我市共在省级以上媒体上稿1000余篇,大部分被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网等国内知名网站转载,其中中央级媒体上稿20余条。同时依托《今日涟源》、涟源新闻网、涟源手机报等媒体平台,有力宣传了涟源,说好了涟源故事。
社会宣传有力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春节期间,在全市机关、企业、学校、村镇、街道、社区以及公共场所组织开展了悬挂核心价值观主题灯笼,张贴核心价值观主题春联,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标语,将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之中,切实发挥教育效果。精心组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宣传活动。4月以来,组织开展“纪念抗战胜利·弘扬涟源精神”书画摄影大赛,征稿结束后将择选优秀作品做成作品集,并对作品进行评奖。5月中旬,全面启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会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文化事业长足发展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市书画文化艺术研究会、老干老年书画家协会、民间书画艺术研究会的书法家下乡进村开展“传递价值观,春联送万家”活动。桥头河镇举办花鼓戏艺术节,蓝田街道办事处举办“多彩蓝田,最美乡村”文化进乡村活动,最具乡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纷纷走上舞台。精心组织“欢乐潇湘”群众美术、书法、摄影活动,征集作品中共选出108幅参加娄底复赛、省决赛,获得广泛好评和优异成绩。获得省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
文艺创作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投资300余万元创编了以涟源历史文化名人谢振定为原型的大型历史湘剧《烧车御史》。目前,该剧已列入国家艺术创作扶持项目,并获得湖南戏剧艺术领域的最高奖项田汉大奖,成为县级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剧目。同时,该剧还获得湖南省廉政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摄影等领域佳作迭出,文艺创作日益繁荣。
文化惠民成效明显。“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持续推进。市文化馆组织业务骨干对全市青少年学生、文化干部进行培训辅导,为艺术爱好者开设声乐、舞蹈、美术、书法、器乐等班级,全年免费培训青少年人数600多人,培训文化辅导员300多人,辅导各类中老年艺术团体2000多人次。市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4万余人次。市湘剧演艺公司复排《兰寄子扳砖》、《状元打更》等剧目,排演歌舞、小品等节目18个,全年完成下乡演出120多场。
文物保护力度加大。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市财政专门设立100万元预算作为古建筑古村落专项保护经费,并决定将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500万元用于对世业堂、存厚堂、锡三堂和乐恺堂等4处省保单位的抢救性维修。同时,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对李续宾故居、李聚奎故居、云桂堂、红旗居民点等文保单位进行维修、设计。珠梅抬故事喜获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资金30万元。
文化执法有序推进。先后开展了全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利剑”专项整治行动、出版物市场及网络文化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和2015“净网”、“清源”、“护苗”等专项行动,立案调查并处罚10家网吧,收缴非法出版物200余册(张),取缔无证经营的印刷企业2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2项。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谢小波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