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40余湘企拟上市 1家已过会
2016-07-01 15:52:14 字号:
 

  2015年的股市,由暴涨的“疯牛”式行情到暴跌的“断崖”式股灾,巨幅跌宕无疑给投资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投资课;同样,也给市场制度的建设者、监管者带来思考。

  有人说,股市渐归平静的2016年,注定是一个改革年。于湖南资本市场而言,亦然。一方面是湘股队伍越来越壮大,新三板公司层出不穷,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可供投资者选择的投资渠道日渐显出“潮平两岸阔”之景象;更重要的,从证券监管部门到自律组织,再到市场经营主体,相关政策措施都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

  A

  融资平台多层次

  主板、新三板、股权

  交易所全面花开

  如果公司有实力,那就去敲IPO的大门;如果公司实力中等,但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新三板或许是个好的去处;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湖南股权交易所挂牌融资……

  掐指一数,湖南目前能提供给企业直接融资的平台还真不少。

  以A股上市为例,截至2016年6月底,湖南A股上市公司有85家,其中沪市25家,深市60家。

  而目前新三板挂牌湘企数量有150多家,其中包括曾一度要与大智慧联姻却最终宣告失败的湘财证券。

  相对A股和新三板,湖南股交所服务的企业数量可称得上“庞大”。其官网数据显示,股交所注册机构有150家,服务企业有2078家,挂牌企业有1806家,直接融资金额10.78亿元。

  “促进湖南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企业。”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党委书记熊国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更好地满足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金融服务需求,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湖南监管局将在上市企业数量、行业结构、融资渠道和上市辅导质量等方面,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B

  融资主体皆行业翘楚

  民营企业、创新型企业

  争相登场

  如果稍有留意便会发现,自2015年IPO开闸起至今,湖南新上市的企业基本都是身处市场充分竞争行业的民营企业。

  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上市主体民营化,一是可以证明湖南的民营企业实力越来越强,二是资本市场的去行政化走市场化的路线越来越明晰。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新上市的企业,都是行业佼佼者,是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精英”。

  以景嘉微电子为例,董事长曾万辉说,他希望为我国战斗机装上“中国眼睛”。他所说的“眼睛”,是一种图形处理的电脑芯片。以前,这枚芯片只能高价从国外购买。直到2014年4月,曾万辉的团队历经八年得以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处理芯片,这才打破了国外垄断。

  2016年3月31日该股登陆创业板时,连续走出20个涨停,在行情萎靡不振的情况下,股价曾一度高达163元。如今稳坐湘股最高价股票宝座。

  除此之外,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创新,亦不容小觑。日前,新三板公布了首批入围创新层的企业名单,湖南就有泰谷生物、世优电气、飞翼股份、西格码、益运股份、中通电气、汉宇钟表、株百股份等10家企业入围。

  C

  湘股后备军“蓄势待发”

  拟上市湘企1家已过会,20家在审

  尽管“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当下需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哪一个时候比现在更容易募集到最充沛的资金、更快速地找到最来电合作伙伴。

  人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我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396.6亿元,同比多增738.9亿元。其中,间接融资占比有所回落,而直接融资力度较大,新增694亿元,同比多增391.3亿元,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8.3%升至29%。

  直接融资中,最为人所熟悉的便是上市融资。

  记者统计到,2016年上市的景嘉微、百利科技和三德科技,募集资金净额总计达88272.7万元。而截至2016年6月23日,湖南后备上市企业有40多家,证监会在审企业有21家,其中有5家属上交所、10家属中小板、6家属创业板。

  上市步伐走得最快的是湖南机油泵,已经通过发审会。湖南绝味、泰嘉新材、高斯贝尔和华凯文化四家企业状态是“已反馈”。其他16家企业状态则是“已受理”。

  D

  监管不断加码出大招

  相关政策措施更规范化、制度化

  资本市场物欲横流,监管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随着证监会进一步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严厉查处信息披露不真实、“忽悠式”重组、不履行承诺及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投资者直言,湖南上市公司正在停牌的*ST生物、华菱钢铁等十家公司,或将成为湖南监管局重点关注的对象。

  就在近日,湖南监管局制定了上市公司双随机抽查工作方案,采用抽签方式随机产生了2016年湖南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双随机抽查名单,分别是梦洁家纺、通程控股、新五丰、九芝堂、多喜爱。

  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称,检查结束后将针对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严格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公开处罚结果,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湖南证监局一直致力于辖区投资者权益保护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数据显示,2015年湖南证监局办理各类投资者诉求和咨询1006件,同比增长35.7%,办理12386热线转办事项229件,同比增长143.6%,总的和解率达到7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E

  营造健康公平市场

  自律组织、企业主体齐来助力

  还记得去年股灾时,湖南上市公司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对应。过半湘股的董事长承诺年内不减持,而永清环保、爱尔眼科等公司的股东,甚至增持公司股份。

  在营造健康公平的资本市场、防控风险为投资者带来最大收益上,湖南资本市场的企业主体从不落人后。

  除此之外,民间协会组织在构造更健康的市场上,亦不遗余力。

  就在今年3月份,湖南证监局、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湖南省证券业协会、湖南省期货业协会以及辖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同签署了关于促进湖南地区证券期货纠纷调解工作备忘录,通过专业第三方机构的介入进一步创新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促进辖区证券期货纠纷得到专业、公正、高效的解决。

  记者注意到,在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网站上,开设了专门的“投资知识园地”和“公平在身边”栏目;而湖南股交所连续举办“资本前沿”的主题论坛,还开设了定位于为小微阶段企业的核心团队提供培训、咨询和培育服务的小微商学院。

  记者手记

  资本市场改革主在

  风险防控模式创新

  没有人再希望出现像2015年那样的股灾。

  证监会前主席肖钢曾在其最后一次参加的证券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股市异常波动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不成熟,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制度等,也充分暴露了证监会监管有漏洞、监管不适应、监管不得力等问题。

  可想而知,攻坚监管转型防控风险,必然是刘士余主席在上任之后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而包括湖南在内的地方监管局,在监管地方资本市场发展上,亦需拿出不一样的监管防控思路。

  不打折扣的执行上层政策要求,不走过场的调研抽查,不假模假样作秀式地联合各行业协会,以及不遗余力地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再一次见识到资本市场的“威力”后,湖南资本市场的风险防控,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行动上,都有质的提升。

  大家也都更明白,正如人于健康而言,平日预防得当锻炼有素,即便是生病,也是小病,或者很快能康复;资本市场亦如此。如今,A股在修复,证监会的监管在加码,各地方监管局也都在寻找和不断尝试创新监管手法,相信假以时日,市场就能回应,广大投资者也会看到效果。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黄利飞

编辑:石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