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江镇跑马村位于涟源北部高寒山区,海拔高度600米以上,山高路险,气候恶劣,是典型的穷山区。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348户13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352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科技特派员服务贫困村的政策,组建三区科技派员服务平台,促进了科技引领贫困村发展。2018年记者作为跑马村的科技特派员,详细了解该村的致贫原因和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制定科学的扶贫工作计划,明确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提高村民的科技知识水平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实施方案。
2018年跑马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广泛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和周边致富典型,组织村民参加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专题讲座、田间学校,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目标,克服“等靠要”思想,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有效落实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政策,发放自主产业奖补资金35.2万元,申请发放小额贷款52万元。指导农户田里种植生态稻,山坡上土地种植玉竹、尾参等,联络回春堂药业等企业解决销售问题,增加贫困户的造血能力。依托村现有的3家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以金秋梨种植为代表的“一村一品”产业。指导合作社加强病虫害监测,提高病虫害预警水平,采用境友好型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性诱剂技术,采用灌注热水消毒土壤防治梨白纹羽病,对环境无污染、成本较低、效果好。同时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如果园生草、果园滴灌等,整个果园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每个环节都遵循绿色环境友好的生产标准,并进行详细登记记录。建立小型家庭作坊式梨分级包装车间,产品进行分级销售,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效益。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吸纳部分贫困户以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劳务合作等形式入股分红,带动了贫困户的增收脱贫,提高村级集体收入。同时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制定了以禁燃、禁炮等为主的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推广“星级评比”工作。解决影响贫困户脱贫难点、焦点问题,集中力量办民生实事,大幅度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前不久,湄江镇跑马村以村民委员会名义,提出的退出贫困村的申请报告,经乡镇监测上报、县(市)审核审批,退出了贫困村行列,正迈步走向乡村振兴之村。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曾红志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