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涟源市分站2月22日讯(记者 黄超) 1月7日至8日,省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查第43督查组深入三甲乡,采取查阅资料、随机走访、实地察看等形式,对该乡12个非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随机督查。2月20日,在涟源宾馆大礼堂二楼会议室召开的反馈会上,省公安厅副巡视员、督查组组长徐发科代表省第43督查组向我市通报了督查情况,并提出了督查建议。涟源市委书记谢学龙,市委副书记吕余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梅国华出席反馈会。
会上,安平镇、古塘乡汇报了省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查第43督查组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徐发科进行了点评。随后,徐发科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客观全面地通报了三甲乡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督查建议。
徐发科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归根结底既要减数量,又要保质量,要把假扶贫、假脱贫当作扶贫工作的天敌,从重点攻克、提升质量、加强保障三个方面同时推进,蹄疾步稳,久久为功。产业扶贫是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的根本保障,要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发挥产业奖补资金对扶贫产业发展的撬动作用。要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下足“绣花”功夫,一张蓝图绘到底,致力在每个非贫困村打造一至两个特色、核心产业,实现产业扶贫的绿色飞跃。要把“特色”做成扶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在扶贫产业中“立得住”“长得大”,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让稳定可持续脱贫成为现实。
谢学龙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把督查情况反馈会开到乡镇去,让广大基层干部接受教育。将改革整改方式,把省脱贫攻坚督查组反馈问题的整改与脱贫摘帽“春季攻势”结合起来、与干部的责任落实结合起来、与行业扶贫的政策落实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回头看”,强化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责任意识,严格责任追求,在具体的整改中明责任、教方法,做到“包干到户、责任到人,户户过筛、人人过关”。将创新督办方式,推动整改落实。各市级领导要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督办员”、涉贫信访疑难问题的“包案员”、产业发展的“领办示范员”,以问题为导向,带头认真开展督查,把省督查组交办的问题是否整改到位作为督办重点,为全市和谐脱贫、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黄超
编辑:石成